



农历正月十八,界山镇鸠林村开展回龙灯新春祈福活动,阔别三年之久,蜿蜒壮观的回龙灯再次腾空祈福,泉港、仙游两地群众纷纷驻足围观,拿出手机记录这一延续千年的文化盛景。




正月十八,鸠林村民已早早地拿出灯架,到达指定位置,等待吉时。每条板凳龙灯的头灯都独具匠心,精巧霸气的龙头,白面红须、张牙舞爪、目露青萤,盘旋在村口。灯架上的花灯也是样式繁多、材质各异,灯面上印着各家姓氏和堂号。一盏盏、一排排,高低错落、交相辉映。




界山镇鸠林村老协会副会长 邱良文:“回龙灯的历史比较悠久,有几百年时间了,可追溯到宋代,主要的一条就是要团结。再一个让春节热闹,所有人团圆喜庆。”



吉时一到,所有人都架起龙灯,浩浩荡荡地从各厝出发。云淡星稀,圆月当头,长龙高昂起头,蜿蜒前行,活灵活现。龙灯附近不时燃起烟花和爆竹,灿然如炽,气势恢宏。龙灯在环绕全村一圈,途经五六个村子后,经过了与南庄自然村交界的枫亭镇。一条条亮晶晶的长龙在村路上来回盘旋,翻腾起伏。不少村民都停下脚步,驻足围观,拍照打卡,向龙灯许下美好的愿望。


鸠林村村民 陈梅婷:“今晚村里组织举办了活动,我拍了很多照片,发了朋友圈,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摄影爱好者 郭凯晨:“我们作为拍摄手,也是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来拍摄,觉得非常的热闹,特别是元宵这几天都非常的热闹。”
为了让龙灯顺利出行,界山镇提前对游灯路线进行安排,增派工作人员引导车辆、维持秩序,加大巡逻力度,营造良好的热闹、和谐的节日氛围。




界山镇综治办副主任 庄震洲:“这一次鸠林村回龙灯的民俗活动,我们非常重视,结合派出所、巡特警、交警,出动了50人左右,对这次民俗活动进行全过程的安保,我们在324国道、通港路口和枫亭街交界桥处分别布置人员执勤,我们的巡防队车辆实时跟随。”
鸠林村南庄回龙灯,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如今风采依旧、遗韵仍在,新春祈福回龙灯不仅是界山最为厚重的文化底蕴之一,更是群众不容错过的民俗盛宴。



鸠林村村民 陈伟伟:“停了三年之后再一次经历村里面的民俗活动,还是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让我们对家乡的情怀更增进一些。这种民俗活动还是需要传承下去。”
巡游三四个小时后,游灯队伍最后回到回龙宫,绕宫一周。而后,各房族抬灯龙到祖厝再绕一圈。年轻人盘旋着龙灯,孩子们雀跃欢呼,老人们则默默祈福。祈求今年添丁进财,风调雨顺。




群“龙”荟集,锣鼓喧天,蔚为壮观。时光滔滔奔涌,融汇闽南与莆仙风情的回龙灯,承继千年游灯传统,不断回响着宋时遗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