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举世瞩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拉开帷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主要目标任务: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增长3%,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展现出坚强韧性。
“2022年我国经济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让人十分振奋!”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激动地说,成绩来之不易,福建在其中添上了浓墨重彩一笔:2022年福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1万亿元,首度突破5万亿元关口。更可喜的是,新时代十年,福建以约占全国1.3%的土地、2.9%的能耗,创造了全国4.3%的经济总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益凸显。
宁德时代 图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备感振奋地说:“2022年,我国新能源产业继续突飞猛进,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风电、光伏发电装机位列世界第一,电池储能高速增长。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正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2年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同样喜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6年排名全球第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曾毓群表示,今年两会,他将继续结合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专长,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关于电池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提案,传递产业声音。
拥有多区叠加政策优势的中国东南,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改革发展活力迸发,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扇窗。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而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举措。”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潘越说,过去五年,福建自贸试验区推出了146项全国首创举措,应持续发挥沿海近台和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积极推进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峡导报记者 沈威/图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东说,近年来,福建用好用足“多区叠加”政策优势,持续拓展对内联接、对外开放的空间,努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过去五年,福建66种商品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外贸出口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新设外资企业超过18000家,对外投资年均增长15.6%……这些成绩的取得,也为厦门航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这为建设开放强省、贸易强省、引资大省指明了方向。”赵东表示,厦航将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建设“海丝国际航空枢纽”,畅通经福建的东南亚-东北亚、东南亚-北美、东南亚-欧洲的三大国际中转走廊,为国家为福建更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架好“空中丝绸之路”。
在全国对台工作大局中,福建区位突出、优势明显。近年来,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探新路,大力促进闽台融合发展,建好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福建龙岩漳平市永福樱花茶旅景区。游华东/图
闽台融合如何进一步走深走实?陈东海建议,在福建条件已成熟的地方增设4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进一步发挥台创园在两岸农业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建议支持在福建设立“两岸标准共通研究中心”,拓展更多领域的两岸标准共通。
全国政协委员、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释本性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海峡两岸,同文同种,而福建在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释本性认为,闽台佛教同根同源、法乳一脉,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一直以来法脉学脉戒脉联系密切,法缘法谊法情深厚交融。建议为台湾佛教界探源朝拜福建祖庭寺院与感受福建祖庭文化提供更多便利,推动闽台佛教界探源过去、交流现在、展望未来。他还建议实施“海峡国学专家”计划,通过聘请引进台湾地区国学专家、设立学者讲坛、举办研修营活动等办法,推进两岸同胞共同弘扬国学,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代表委员们认为,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实现共同富裕,福建一直在努力:过去五年,超七成财政支出投向了民生社会事业,稳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期盼。”全国政协委员、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如数家珍:五年来,福建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经费投入达6685亿元、年均增长7.9%,在全国已经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覆盖。
我省全面提升教育公平,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图源:晋安教育
过去五年,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些重大成绩、重大变化,福建人民感同身受,清新福建也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名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所长、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曹荣说,五年来,福建圆满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重大改革任务,木兰溪治理、生态保护补偿等39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生态省建设交出高分答卷。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优良生态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生态强省建设,以绿色低碳转型为重点,积极为全国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尽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十四届全国政协新设置的“环境资源界别”的一员,曹荣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追求更高品质生活,奔赴共同富裕康庄大道,八闽大地上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新的蓝图已绘就,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我们要主动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一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域经济实现质的全面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看中国,成就斐然、风采蹁跹,奋进春天里;
看福建,敢为争先、勇挑大梁,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