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新闻
来源:科学辟谣
2024年7月7日 14:55
网上经常有人说,千万别吃养殖虾。听说,养殖虾要用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虾没有肝脏,这些药物无法排出,留在虾肉里面。
其实,正规养殖的虾体内兽药通常含量都很低,是可以保证安全的。所以,大家正常吃虾等水产品并不用担心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虾产量达到 630.73 万吨,同比上升 3.94%。
其中,淡水养殖虾占总产量的 55.21%,海水养殖虾占 23.58%,养殖虾总体为 78.79%。
而淡水捕捞虾仅占 2.08%,海水捕捞占 19.13。
大家经常在网上看到虾等水产品兽药、抗生素超标情况。真的都是喂药长大的吗?
虾等动物也会生病。
因此,在虾养殖过程中确实会用到一些药物。
如果违规用药,就会导致虾出现药物超标的情况。
水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擦伤等情况,如果水体环境不干净,就容易出现水霉病,影响存活率。所以,
一些商贩也会在运输动物的存放池中也会用到一些药物来防治疾病。
除此之外,养殖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导致会检出兽药、农药残留。
现在中国的水产养殖已经发了很大变化。现在的耕海牧渔,一个深海渔场,能养殖十万吨!2021 年,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 001 号”投入使用,它是讲网箱放在深海区养殖,环境好很多了。
2022 年,全球首艘 10 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 1 号”交付运营,他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设 15 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 9 万立方米,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 3700 吨。
大家最担心的还是到底是否安全,甚至很多人会说养殖的虾无法将有害物质代谢出去。
其实,
正规养殖的虾体内兽药通常含量都很低,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2023 年上半年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 99.2%,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持续稳定在 99%以上。抽检的大黄鱼、大菱鲆、牙鲆、虹鳟、花鲈、斑点叉尾鮰、鲶鱼、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品种全部合格
。
实际上,食品安全不是零风险。环境中不可能避免存在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害物质。目前全世界都是通过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可能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以保证人们的安全。正规养殖和销售的虾,通常对食品安全的管控会更严格。
所以,建议大家去正规餐厅吃虾,自己买虾就尽量去正规的超市、市场或者电商平台买。
虾好吃又营养,很多人很喜欢吃,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注意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