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泉港 · 阮的大厝 | 前黄凤山“得其所哉”










你的童年

有间大厝

厝内

阿蜜轻轻地唤

那是阿嬷的摇篮

慢慢啊

摇啊摇

你的童年

兄弟姊妹成群

厝内

剪刀石头布

那是阮的天地

早晚啊

闹啊闹

阮的大厝

阮的童年

伴着

阮的一生

童年啊

已经远去

大厝啊

永远留在

阮的心肝里

作为闽南人,想起家、想起往事,心中肯定有座大厝,大厝里装满了我们的点点滴滴,永远也不会抹去的回忆。

那天,不经意间,经过前黄坝头溪边的凤山村,一座满是烟火气息的大厝,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心里。这座大厝建于1905年,至今有百来年了。那年正值清末,孙中山先生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而在东海之滨的坝头溪边,竟然能营造出这么一座精致的豪宅,真是有福气!

大厝的门楣之上,由当时的书法名家黄朝栋所书的“得其所哉”,至今仍然清晰如初。

得其所哉,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找到适宜的处所,也用来指安排得当,称心满意。

百来年了,大厝的老人谈起往事,仍然幸福感满满,这座他爷爷督造的大宅福荫了好几代人,至今房子没有一处地方破损。虽然,孩子们渐渐地把房子盖出去了,但是老人家还是喜欢住在大厝里,重孙辈们更是喜欢在大厝底下闹腾着。这里,有着几代人的记忆,也给予了几代人的幸福童年。

用现在的眼光来欣赏这座大厝,第一感觉仍然是豪宅,大门两边的石雕是花卉和南瓜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和泉港其他地方同一年代建筑上的蝙蝠、万字等雕刻风格不同,这些雕刻放在那个时代,绝对是超前。

大厝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木雕,工艺精湛,但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对称结构看,它是那个时代的新潮,所有对称的木雕都不一样,有的左边是龙,右边是鹰;有的一边是鱼,另外一边是仙桃,琳琅满目的木雕,成为了今日的一份宝贵财富。

老人家说,祖上是经商的,营造这座大厝的时候,高价聘请了两位当时一流的木雕师傅,师傅们各负责一边,都拿出了独门工艺,难怪多少年过去了,大厝牢固如初,未见裂痕。

真是,得其所哉!





点赞(834)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