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能锂电池科技项目(一期)是我区近年来引进的优质新能源项目。项目通过梯次利用技术,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与加工,让资源循环再利用,助推泉港循环经济发展。
在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细心地处理着电动客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通过一系列专业而精细的检测流程,筛选出适宜梯次利用的电池电芯。这些看似“退役”的电池,经过改造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苏军荣:“我们对回收电池进行重新装包、检测、赋码并上报工信部梯次利用电池管理平台,用于后备电源,电动三轮车、家庭储能、便携式户外电源,储能换电站等领域。公司还与清华大学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参与国家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体系建设。”

面对当前动力电池“退役”潮的来临,该企业采用“小步快跑”战略瞄准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动力电池赛道,为过保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提供量身定制的延保维护方案。

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苏军荣:“目前已拓展福建、四川、河北、江西等省份的公交领域动力电池的延保维护业务。2023年公司入围工信部发布的电池回收白名单,截止到2023年国内近100多家企业取得该资质。目前我们已投入产能可满足0.36吉瓦时的生产需求,共处理废旧动力电池109.86吨,累计电量约12535.54千瓦时。梯次综合利用电池86.78吨,累计电量约11863.39千瓦时。相当于为社会节省了约32022 千克的碳排放量、12850千克的标准煤。”

梯次利用的核心在于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与优化配置。泉州清能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梯次应用场景,降低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企业用户节省用电成本。项目落地泉港以来,各部门给予了泉州清能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泉州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 苏军荣:“公司二期计划完成厂房扩建和设备导入,将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提升到8000吨。后续我们将不断加强与电池领域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电池技术和市场趋势,计划3年内发展至少5家头部客户,同时将服务范围从新能源公交车拓展到物流车、网约车等领域,以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