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废塑料变“食品级膜”,泉港这家企业做到了→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循环经济成为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膜到膜”闭环回收技术,成功将工业废塑料包装膜升级为可直接接触食品的高品质再生膜,实现了从“工业废料”到“安全食品级”的跨越。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更为塑料循环利用提供了“福建方案”。  

在福建联合石化全自动包装厂房,再生膜卷通过自动化机组一次性完成制袋、填充、封口,全程高效低碳。从2023年开始,福建联合石化就试点开展塑料包装薄膜的原级回收再利用工作。

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业务团队班长 陈龙“简单来说,我们用塑料包装好产品卖给下游企业,将(下游企业)废弃的塑料袋回收,进行二次加工转化为食品接触级再生原料,之后这些塑料原料再次踏上‘改造’之路,加工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级包装膜,实现了塑料的‘原级循环’。”

这就是FFS再生膜原级循环利用技术。过去,工业废塑料多以焚烧或填埋处理,回收效率低、循环利用次数受限且污染大。现在,通过“膜到膜”的闭环技术,实现了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业务团队班长 陈龙“这项目技术的核心在于原级循环,废塑料无需降级使用,而是作为高品质膜料,打通了使用再生料作为原料制作重包装膜的全流程,形成了可循环闭环。废弃塑料包装膜的重生之路也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经测算,每使用1吨含20%再生料的膜料可以减碳357千克,每包装1000万吨产品可以减碳6.3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据了解,原级回收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回收过程中保持塑料的原有性能,同时确保其安全性,特别是对于食品接触级产品。

福建联合石化聚烯烃业务团队班长 陈龙:“ 2024年8月,福建联合石化再生膜成功运用食品级油墨,再次突破再生膜食品级认证的禁锢,进一步拓宽再生膜在覆膜包装市场上的运用范围。同年12月,公司建立了国内首个聚烯烃包装产品碳足迹量化标准体系,填补了我国在塑料包装绿色评价标准领域的空白。”

从“工业废料”到“安全食品级”,福建联合石化公司以科技创新践行“双碳”使命,为中国绿色制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未来,随着技术推广和产业链协同,塑料循环经济的“重生”之路将更加广阔。  

点赞(634)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