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高发季节
这两种疾病主要通过
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

托幼机构及各类学校
一般绿植覆盖率较高
教学场景多样,露天设施较多
有蚊虫孳生和藏匿的风险
其次是校内学生易聚集且流动性大
使得托幼机构及各类学校容易成为
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在内的
蚊媒传染病的潜在传播场所
为了确保师生的健康安全
学校必须高度重视
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防控工作
其中
清除蚊虫孳生地和灭杀成蚊
是防控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的关键手段
为此我们特制作了
托幼机构及各类学校防蚊灭蚊指南
赶紧来看看吧
↓↓↓
托幼机构及各类学校防蚊灭蚊指南

(一)每天及时清运垃圾,并清理学校范围内的各种散在垃圾容器,如一次性饭盒、水杯、矿泉水瓶等。
(二)室外的各种盆、瓶、罐等容器积水需要及时倾倒,废弃的容器要及时清除,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反扣,防止再次积水。
(三)水桶、水缸、水槽等功能性储水容器需要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
(四)对于一些洼地、假山、树洞、运动器材内积水,可以使用砂土填埋的方法防止蚊虫孳生。
(五)使用刀将竹筒劈开十字槽,或者用细沙填满可能积水的竹筒。
(六)轮胎可在下方扎孔防止积水,或在里面投放废机油或者灭蚊蚴药物。
(七)景观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灭蚊,适用鱼种有金鱼、锦鲤、食蚊鱼、罗非鱼等。
(八)清除室内积水,尤其是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空调冷却水、冰箱底部的水盘等。富贵竹、万年青、绿萝等水培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蚊媒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年4~11月)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土培植物不用花盆托。
(九)对于水池、沙井、电缆沟、排水沟,化粪池等难以清除积水的水体,投放缓释灭蚊蚴剂,如有机磷杀虫剂(安倍、倍硫磷缓释剂等)或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S-烯虫酯等)。
(十)完善学校内防蚊设施,排水道口安装防蚊闸,沙井电缆井的孔洞使用防蚊胶贴封堵。
(十一)注意对游泳池的排水口的检查。
(一)滞留喷洒:对2米以下绿化带植被、墙角、楼梯间、杂物间采用常量喷雾器进行滞留喷洒。重点在绿化带植物,尤其是竹林、蕉类、海芋等储水植物,喷洒时喷头从下向上45°角喷洒,达到叶片背面湿而不滴的程度为宜,至少一个月处理一次。
(二)空间喷洒:可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或热烟雾机进行喷雾,适用场所是学校范围内的外环境,教室、办公室、楼道等;空间喷洒需在白天进行,最好是伊蚊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每周处理1~2次为宜,可选择节假日开展。
(三)使用热烟雾机对下水道进行热烟雾灭蚊。
(四)绿化带和楼梯走廊可放置灭蚊灯进行物理灭蚊。
(五)在教室或办公室的门和窗户安装防蚊纱网,防止蚊虫飞入室内;同时在学生、教职工宿舍床铺安装蚊帐,防止蚊虫叮咬。
(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预防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并每周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积水及时清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进行整改。
(二)加强预防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防制健康教育课程,对师生普及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防控知识,做好“小手拉大手”的宣传,组织师生开展全校清除积水活动。
(三)学校的花园、植物园是伊蚊孳生的重点场所,需要定时检查积水并采取药物喷洒的方法防制蚊虫。
(四)学生宿舍是防蚊的重要场所,应定期检查卫生,处理积水。
(五)加强教职工和校医培训,使其明晰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相关症状及判断方法,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诊。
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媒介伊蚊主要孳生地类型
花盆底盘:


办公室及教室的各种水生植物花瓶:


花圃及周围的花盆积水、闲置花盆:


运动(活动)场所废用汽车轮胎、运动器材内积水:


树木、竹支架顶端积水:


喷水池、教学用水生植物养殖池:


运动场排水沟,市政管网管道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