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徐徐引丹桂,九九重阳展家风。她们,跨越一个世纪;她们,携 一百年风雨。一路走来,她们,不畏艰难困苦,在民族解放、社会建设和 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奉献了作为女性的青春和力量,也见证了祖国 不断发展、壮大。她们是泉港一个时代的美丽符号,喜着红衣,人们亲切 地称为“红衣妈妈”。如今,人生满百,苦尽甘来,家和孝道是她们留给 我们的时代印记。重阳节来临之际,泉港区妇联联合区职业女性联谊会精 心策划推出《光阴的故事•她们的岁月》系列报道。
该系列讲述泉港区女性百岁老人的平凡故事,传播孝道文化,在全社 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这方寸之间怎够容纳我的思念,可,还有什么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呢。

一
2018年,5月25日,晴
今天,女儿从新加坡飞回来看我,我很开心;他们过得很好,我很放 心;过两天,他们就要走了,有点不舍得,不过不能让女儿总是挂念。
“奶,就写这些吗”
孙子问道。
“就这样写吧”
林水娘回应着。
102岁了,眼睛有些花了,很多字也都不认识,但林水娘还是坚持让孙 子记下一些重要的时间和事件。
“沫儿,奶经常让你写这些你会烦吗?”
“不会”。
林水娘听到孙子这样回答自己,开心地摸了摸孙子的头。
“奶,我把您的日记放回去了,下回您要记什么再叫我”。
“好”。
孙子打开林水娘床头的樟木箱子,里面厚厚的一叠日记和书信。
“奶,我能看下这些日记和书信吗”。
“可以,你看吧”
林水娘淡淡地说着。

二
1930年,2月11日,阴
今天带着弟弟妹妹上山挖野菜,饥荒还在持续,野菜越来越少了。弟 弟妹妹好久没吃上一顿饱饭,明天一定要挖多一点。
“奶,那时候饥荒有多严重啊?”
“那时候啊……”
林水娘长叹一声,陷入了回忆。
“姐,那边有根大野菜”
弟弟拉着林水娘往一边看去。
“太危险了,别去,会掉下去的”
林水娘拉住弟弟。
“姐,今天就挖了这些野菜,怎么够一家人吃?”
“不许去”
林水娘有些怒气地说道:
“咱们回去吧,少总比没有好吧”。
林水娘一转头就拉着弟弟准备下山。可弟弟似乎有些不甘心,挣脱了 姐姐的手,兴冲冲地往山坡中间的那棵野菜上靠去。
“小心”
林水娘刚说出口,弟弟一不小心,踩空了,从半山坡滚了下去。
“姐,这是哪”
弟弟头上缠着绷带,睁开眼睛问林水娘。
“在家里,来把这碗饭吃了”。
“姐,今天的野菜怎么这么多”。
林水娘不说话,怜爱地摸了摸弟弟的头,她不想告诉弟弟,他摔下去 的时候,手里还抓着那把野菜。
“那时候啊,就是没吃的,饿”
林水娘笑着对孙子说。
是啊,饥荒到什么程度,就是所有人都饿。饿有什么,饿有时候是会 死人的。林水娘不说,对处在幸福年代的孙子而言,他也许并不懂其中含 义。

三
1935年,3月15日,晴
今天就要出嫁了,不知道未来的丈夫对我如何,我不求其他,能和睦 相处就够了。
“奶,能讲一讲爷爷吗?”
“你爷爷啊,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好讲的”。
林水娘笑着说,可眼里却透着思念。
“水娘,看,我给你带什么了”。
丈夫拿着一条刚捕上来的大鱼在林水娘面前炫耀着。
“这么大的鱼,拿去卖了换钱吧”。
“不了,你已经怀有身孕,补补吧”。
晚上,一锅热腾腾的鱼汤摆在饭桌前。
“水娘,多吃点”。
丈夫不停的给林水娘盛鱼汤。
“你也吃点”。
林水娘催促道。
“好,我吃着呢”。
丈夫捞起一个鱼尾放到自己碗里。

四
深夜,林水娘被一阵嘈杂声吵醒。她慢慢起床,声音的来源是在厨房 。林水娘垫着脚,偷偷的走过去。发现丈夫正在锅里烧着东西,她本想过 去喊丈夫,可心里却有个声音劝她不要去。于是林水娘安静地看着丈夫继 续在厨房忙碌着。
大概过了十分钟,丈夫擦了额头上的汗,从锅里盛出一碗鱼骨头汤来 ,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
林水娘眼里含着泪,本能地想走过去抱抱自己的丈夫,但她最后还是 忍住了,默默地回了房。
有时候,对方不让你知道的,那便是爱。
“奶,您在想什么呢?”
孙子看着奶奶愣神的样子,喊道。
“没什么,想到一些事情”。
“奶,您还没回答我呢,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爷爷是个坚强、乐观的人,没他也就没有今天”。

五
女儿:不知道你嫁过去,过得还好吗,南洋那么远,记得多穿点衣服 ,多吃点饭,好好照自己,别惦记家里。
“奶,这封信是写给姑母的吗?”
“是啊,她跟随丈夫去了新加坡,那年我请代笔先生帮我写的信”。
“那为什么,没寄出去呢?”
“这半箱的书信都没寄出去过呢”。

六
大女儿只是嫁到邻村而已,林水娘心里有不舍,但想着,嫁得也不远 。
“娘,我要跟丈夫去新加坡了”。
“什么,去那么远”。
“是啊,他在那边有事业,我跟过去帮忙”。
林水娘顿了顿,想说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路上小心”。
后来的好多天,林水娘都闷闷不乐。
那些年,又起了战事。
通信也变得奢侈起来。
女儿:你在那边过得可好,娘这边一切安好。
女儿:今天邻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我帮忙劝了下来,他 们很感谢我。
女儿:娘最近腿脚有点酸,不过不碍事,娘想你了。
孙子翻了翻那些书信,每一封信都是简单的几句话,也没写什么重要 的内容,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内容。
“奶,这些信,您真的一封信都不曾寄出去吗?”
“寄出去一封”。
“哪一封?”
“我告诉你姑母,你爷爷去世了”。

七
“奶,现在有电话了,通话很方便,为什么您还让我帮您记这些呢? ”
孙子问着。
林水娘陷入思考,人老了,脑子没以前灵光,有时候想表达一些事情 ,脑子里的思绪得先捋一捋。
是啊,现在电话这么方便,为什么自己想着记这些事情呢。
“也许,也许奶奶是怕忘记吧”。
一个电话,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次性说完,所有思念都可以立刻互诉 衷肠。可电话挂断后,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最起码,连回味的东西都没有,只有脑子里的片刻挂念罢了。当我们 重新忙碌起来后,说过的话,感动过的事会随着岁月慢慢消失。
但纸和笔记下的,却不曾消失过哪怕一分钟。
林水娘抚摸着厚厚的日记和书信,然后笑着对孙子说:
“沫儿,这些就是奶奶的回忆,这里有奶奶的童年,有快乐的,有悲 伤的,你可要好好替奶奶好好保管”。
孙子郑重地点点头。

晚安泉港 荣誉出品
配图来源 | 泉港尚游摄影俱乐部
文 | 面条 后期 | 墨翔
晚安泉港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