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播:近日,以蒙古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阿拉坦格日勒为团长的蒙古国音乐家代表团一行5人,到泉港区山腰街道锦山宫开展音乐文化交流、参观涂岭镇小坝村蒙古族聚集村,来看详细报道。


在山腰街道锦山宫,蒙古国音乐家代表团一行,现场听北管演奏、感受北管古韵、了解泉港北管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朴的旋律、独特的唱腔、丰富的乐器,泉港北管音乐的艺术风格带给蒙古国音乐家们别样的感受。

同期声:蒙古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阿拉坦格日勒“听了你们的音乐以后,直接能感受到古代汉民族古乐的风韵风采,感受到你们这个音乐很丰富,尤其是乐器,光是胡琴类就好几种乐器,还有琵琶、唢呐。”


明清时期,北管在江淮一带盛行,后来传播到泉港,而此次音乐文化交流,泉港山腰北管队演奏的《四大景》、《行板平板》、《采桑》、《北管六串》等曲目,正是融入古时江淮民歌的明朗、优雅的韵味,并以泉港本地乐器加以演绎,地方特色浓厚鲜明。

同期声:蒙古国功勋作曲家 B·希拉布“你们的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热情,这种美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B·希拉布是蒙古国功勋作曲家、首届总统奖获得者,也是蒙古国大型歌剧《成吉思汗》的曲作者,他告诉记者,从北管音乐中,他听到了跟蒙古音乐共性的东西,因而倍感亲切。
同期声:蒙古国功勋作曲家 B·希拉布“有的乐器是共有的,比如胡琴类,你们这个二胡,我们那也是有这种。将来如有机会同台演出,我们特别高兴,我们也期待这个时刻尽快到来。”


此次蒙古国音乐家代表团到泉港参访交流,不仅使泉港北管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播,蒙古国音乐家代表团一行也收获颇多。

同期声:蒙古宫廷古乐团团长 宝力道“太多的启发,作用特别大,正好契合我们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


音乐无国界,这对蒙古国音乐家代表团来说,这次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实施,两国之间的交流将更加频繁,更加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