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纷扰,总有人想远离尘嚣、避世而居。但往往我们都只是想想而已。可是,在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却有人过着你想过的生活。今天我们走进樟脚古民居内的“昔时陋室”,到那儿去感受一下与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方式。


走进茶室,花草、乐声、茶具,还有叫不出名字的老物件,文艺而精致,古朴而典雅。主人为其命名“昔时陋室”。


茶室主理人 陈玲娥:“一个是因为刘禹锡的《陋室铭》,一个是因为我们门口有个牌子,叫雨润硒石,昔时两个字,是我想到雨润硒石谐音过来的,又是以前的老房子,所以昔时就是以往的陋室,它的确蛮简陋的,所以就叫昔时陋室,就这么来了。”


1988年出生的陈玲娥是昔时陋室的主理人,也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常年在外工作的她,因父亲生病而回到泉港。因为自家有古民居,加上对古民居的喜爱,陈玲娥开始了茶室的筹备。
茶室主理人 陈玲娥:“刚好这边有一套房子,刚刚好它也之前有被稍微打理过,做起来没那么费劲,还有一个就是我是真的很爱这个地方,所以就做起来,其实有点顺势而为的感觉。”


顺势而为,这是陈玲娥在打理茶室所秉承的理念。而樟脚本就古韵十足,因此,在茶室筹建过程中,陈玲娥依然坚持“顺势而为”。
茶室主理人 陈玲娥:“我们这边很多红色的内容,你有发现吗,就是门口毛主席语录各方面的,我就觉得这就是以前的一个年代记忆,这些我都会保存下来,慢慢会增加一点跟它不会太冲突,能融进去的元素进去,就是想让这个老房子再重新焕发一下它以前的光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16年5月,茶室开始试运营。2016年“十一”之后,茶室运营步入正轨。
茶室主理人 陈玲娥:“一个就是我们本地的茶叶,再一个就是茶点,茶点就是顺带的,我们闽南人喝酒要有酒配,喝茶要有茶配,所以就会做一点茶点,然后就是茶馆。”


如今,时间过去一年多,樟脚的游客来了又走,而这家隐身于樟脚古民居内的茶室仍在运营当中。未来,陈玲娥和丈夫也想扩大运营范围和规模,继续做农庄和民宿等。
茶室主理人 陈玲娥:“农庄这一块是我老公想做的,民宿是我想做的,所以应该主要是这两方面吧,其他的目前也没有太多想法,反正就是衣服我会继续做,这家店会继续经营,其实我会想说,陋室这家店引进一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