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闽南医院(医联体)中医科这么多人?!

  昨天入伏了,这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最热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在中医看来,三伏天温煦阳气,是驱散寒气的最佳时机,这不,闽南医院(医联体)中医科就迎来了不少做三伏灸的患者。



  在闽南医院(医联体)中医科,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灸治,不少家长也带着小孩前来问诊。庄怡娟患有过敏性鼻炎,今年已经是第四年做三伏灸了。


  患者 庄怡娟:“效果不错啊,就是说也比较简单,直接贴上去的,也不用说要打针,所以说效果还是可以的,以前鼻炎非常严重,现在还好,现在有时偶尔就是着凉一下,会有复发这样。”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进行灸治的方法,即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上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主要针对过敏性鼻炎、肺痹、虚寒性胃痛、风湿性关节炎、女性“宫寒”、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等患者。



  闽南医院(医联体)中医科主任 王泉忠:“三伏灸是用中草药碾成粉末,再佐以姜汁拌成膏状,贴在人体的穴位上。比如说对于这个肺气方面的疾病,我们一般(贴)肺俞,心俞,膈俞,如果是有宫寒的女性患者,(可以贴)关元穴,背部的肾俞穴等等,以此可以达到通经活络,还有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达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



  据了解,今年三伏灸的时间为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末伏8月11日。此外,医生提醒,在灸治期间要注意在饮食、生活上有所节制,不要贪凉,要远离空调,避免进入空调房后皮肤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还应忌吃冷饮,避免伤及脾胃、寒气凝滞在体内;治疗的同时应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它煎炸食物。由于三伏灸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代替其它治疗,因此在服药的慢性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点赞(9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