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匠人真是牛!精通各种乐器制作!

  在很多人的眼中,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精通各种乐器的演奏者,绝对算得上是牛人。而精通多种乐器的同时,还能够制作各式乐器,这样的匠人,走到哪里都能够受到人们的尊敬。


在咱厝,就流传着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乐种——北管

  演奏北管,需要多种乐器的互相配合。虽然弹北管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制作北管乐器的匠人却是少之又少,就连号称“中国北管音乐文化之乡”的泉港,会这门技艺的匠人也是屈指可数。今天的风物福建,就带领大家探访这几位泉港的北管乐器的制作匠人。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丝竹音乐。它源于省外,繁衍于泉港,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和、渗透,演化成了既保留有发源地——江淮一带民间音乐的风格,又揉进了闽南、莆仙音乐的某些特色,兼有泉港地方特色的乐种。



  演奏北管,乐队编制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用到的乐器,包括笙、箫、二胡、锣、鼓等十余种。对于一名演奏者来说,想要演奏出好的音乐,优质的乐器必不可少。虽然现在大部分的北管乐器,都能通过机器做出来,但是真正的好乐器,是要通过不断调校的。




  而且对于一些极具泉港地方特色的乐器,像双清,尺胡等等,往往只有精通北管的人才能制作出一把弹奏称手,音色优美的北管乐器。这样的乐器自然被北管演奏者视为珍宝。在身为泉港北管传承保护中心主任的陈小平看来,能够制作北管乐器的匠人,在当地北管爱好者们心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没有拉过北管乐器,不知道里面的老味道,这是像林朱法,庄绍洲这样热爱北管,钟情于北管乐器制作匠人的心声。或许有一天他们的这门手艺终究要消逝在时间的车轮里。但是属于北管乐器独有的老味道,却始终留在他们经手的每一样北管乐器中,代代流传。
 

点赞(1142)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