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2020】我们进城啦!

  不论是对一个家庭、一个村庄,还是整个泉港来说,征迁都是一件大事。而对于石化安控区范围内的大部分征迁群众来说,他们中大部分人也许都将搬进城区。从征迁之初的迷茫、征迁过程的忙碌,再到征迁后的逐步适应,这是个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泉港区委区政府又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做了哪些工作?



  第一次见到陈聪祥,是在2019年7月。那时候他还住在天竺村过溪自然村自家的老房子。三层半的楼房,面积不小,他的绳索加工点放在一楼。

  再见到他,是2020年1月。半年里,老房子拆了,他也搬进了过溪新村的新房子里。多年前过溪新村有安置地,他在这儿置了地,盖了房子。

  01 初遇征拆:内心不舍 互相理解

  陈聪祥说,遇上征迁,儿女了解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大都同意征迁。自己心里不舍,但也慢慢说服了自己:只要有变化,就要去适应。


  征迁群众 陈聪祥:“刚拆迁的时候,一时都是舍不得。每个人对居住地都有感情,都舍不得,就像咱们工作习惯了、居住习惯了,生活环境习惯了,(拆迁)一时不适应,但是过段时间,周边慢慢改变了,慢慢就适应了。”

  陈聪祥的话,是在说服自己,也是在劝慰同样因为石化安控区建设征迁的群众。

  征迁群众 陈聪祥:“每项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心理上都会习惯的。心理的问题,比如拆迁这件事,实际上说,按照整体的价值产值来说,还是增加的。我们要这样理解。”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整村搬迁,村里许多老人接受不了。而正因为处境相同、感受相似,陈聪祥比许多人更理解老人家的“乡情”。

  征迁群众 陈聪祥:“老人家和年轻人要配合,互相理解,为人子女,要理解老人家的心理,改变后家乡不认得了,房子也没了,他的生活习惯没办法改变,那我们只能去配合他,让他过得轻松。”


  理解是相互的。儿女要理解长辈的家乡情怀,长辈也得尊重儿女对今后生活的需求与规划。

  征迁群众 陈聪祥:“现在年轻人都喜欢学区房,为了下一辈的发展,但是自己的经济实力达不到,拆迁就可以改变这种命运。”

  02 征拆之后:接受变化 慢慢过渡

  慢慢调整了心理状态,接受了发展带来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新的生活轨道逐渐在眼前铺开。

  征迁群众 陈聪祥:“拆完后,拆迁组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很关心。不是只对我,对周边的拆迁户也一样,关心大家暂时的居住和安置,大家也慢慢习惯了。他们也很关心我的加工业,也帮忙协调看看哪里有出租的地,可以继续开展生产作业”。


  如今,老陈在征迁工作组的帮助下,租了个场地,把自己的绳索加工点先安排在这里。根据石化安征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征迁组的工作人员在繁忙工作之余,也经常利用时间走访了解征迁群众的生活安置情况,确保征迁群众生产生活两不误。


  南埔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 苏荣燔:“整个过溪村拆迁安置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目前很多人腾空后都搬到新的居住环境,都是比较好的。一个是新村安置,一个是买二手房,我们引导很多相对困难的群众去购买二手房,还有一些是到新村的亲戚家暂时过渡。我们安置的方式方法还是比较灵活的。”

  目前,征迁组的工作人员也正帮助陈聪祥寻找合适的地方,沟通协调相关问题,努力让他的生产生活少受影响。

  03 城区购房:水到渠成 前景初现

  生活总是要朝前看。考虑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在与儿女沟通后,陈聪祥整合了多年的积蓄,以及老房子拆迁得来的房票、拆迁补偿款,在世贸云城二期购买了新居。

  征迁群众 陈聪祥:“老人家的思想观念要改变,现在的年轻人都要向城市发展,一时还不能理解,以后真正到城市住,观念都改变了,习惯了就比以前好了。”


  买房后,每每到城区办事,老陈总要过来看看。基于安全考虑,往常只能在外面往里看。这是第一次,真正进入到小区内,看到正在装修的房子。


  征迁群众 陈聪祥:“感觉这个地方布置的很理想,特别是绿化环境,给人走进来心情很宽畅的感觉,以后可以在下面走走玩玩,老人家接下来心情也会开朗起来。”

  为了让业主有更好的体验,世贸云城小区也充分考虑了大家的需求,努力让大家住的舒心、安心、踏实。

  04 城区发展:房源优质 未来可期

  随着征迁工作的逐步推进,2017年,泉港石化安征迁项目“房产超市”正式运营,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造福百姓”的原则,优先将参与房票安置签约房地产项目集中起来,统一进驻超市,方便安征迁群众高效选房、快速安置、尽早谋划新生活。近年来,为了满足购房群众的需求,我区也为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多种多样的房源。


  区住建局房管站工作人员 林炳炫:“这两三年来,我们房源供应还是比较多的,立足主城区,辐射近郊区,就拿2019年来说,我们2019年新办预售项目有28个,包含主城区的儒林居、怡信院,还有创嵘华庭,也有近郊区的馨秀、力标,涂岭那边的绿创•璞悦山庄等多种多样的房源。”

  房源增多,房子质量也要严管。为此,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重点从房屋结构安全及渗水、开裂的通病防治等方面入手,强化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让群众住的放心。


  泉港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副站长 王荣锌:“对于结构安全,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对钢筋原材和钢筋接头进行抽测,每个季度聘请第三方专家对我们的商品混凝土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把握钢筋原材混凝土的质量,从而确保我们工程的结构安全。第二个重点我们抓的是百姓关注的一个是渗水,另外一个是开裂质量通病的防治。目前我们是强调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的首要责任,督促建设单位抓施工监理单位过程的管控。”


  据区住建部门介绍,2019年,全区9个房地产项目实现交房,合计面积约30万平方米。2020年,预计将有23个项目实现交房,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届时,更多的征迁群众将逐步从农村走向城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总监制 |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

点赞(498)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