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95年!泉籍南昌起义战士吴国珍,请您重新入列!

8月1日

54名八一南昌起义参加者身份确认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革命战士
吴国珍
重新“入列”

厦泉漳三地“党史研学基地”在漳州长泰吴国珍革命事迹展览馆揭牌

吴国珍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重新“入列”(林冠福 供图)

8月1日11时,央视新闻直播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起义参加者新增名录发布仪式”,54位起义战士重新“入列”,1120位起义将士再次集结,回到当年他们战斗过的地方。新增的54人名单中,福建籍的吴国珍赫然在列。

在漳州市长泰区吴国珍革命事迹展览馆,吴国珍的后代吴信忠一家与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当吴国珍的名字被公布时,全场掌声雷动。吴信忠激动地说:“爷爷,您看到了吗,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您。您和先辈们历尽艰辛、披荆斩棘为我们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您看到了吗?”

吴国珍是泉州惠安县涂岭乡泗洲村(今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人。1920年,20岁的吴国珍考入集美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刊,并在校园里结识了陈伯达、罗扬才、谢景德等一批闽籍进步青年,一同探寻着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道路。

1926年春,从集美师范学校毕业后的吴国珍升读厦门大学,同年4月,在共产党员李松林介绍下,吴国珍在厦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厦大支部成立后发展的首批党员。1927年5月,因惠安城暴动而受到通缉的吴国珍辗转来到汉口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的工作。1927年7月下旬,吴国珍随叶挺部挺进南昌城,以11军24师政治部宣传科一等秘书的身份来到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任总指挥部秘书,主要参与暴动前后的策划工作,并负责各种文件的收集和发放等工作。

1930年10月下旬,根据组织的指示,吴国珍与陈平山、吴敦仁等同志在惠安、仙游、晋江交界开辟了“三坪游击区”,与国民党反动派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直至新中国成立。1958年,吴国珍所居住的泉州泗洲村兴建水库。为了国家的需要,吴国珍放弃家业,带着孩子和族亲来到漳州长泰开拓新事业。

游客在吴国珍革命事迹展览馆了解吴国珍的生平

在吴国珍革命事迹展览馆的参观游客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南开大学旅游与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刘树斌便是其中的一员。记者了解到,刘树斌在长泰开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听说了吴国珍同志的事迹,随后多次来到吴国珍故居寻访后人,学习考察研究,并以视频的形式将吴国珍同志一生的事迹记录下来,捐献给展览馆作为学习素材。“作为闽南地区最早的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南昌起义的参加者,吴国珍同志的故事振奋人心,他的经历令人动容,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定将传承革命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勇担大任,矢志不渝。”刘树斌说。

当天上午,厦门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泉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泉州市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漳州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相关代表来到吴国珍革命事迹展览馆,分别为吴国珍革命事迹展览馆授予“党史研学基地”的牌匾。厦门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会长康斌说:“党史研学基地的设立,能够成为厦、漳、泉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同时能够为本地区的党史研究工作、红色文化建设、红色旅游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吴国珍生前衣物


厦门大学党支部第一批成员


吴国珍集美师范毕业证


集美学校吴国珍志同道合同学合影


吴国珍在南安教学时合影


吴国珍捐赠革命历史档案凭证

来源 | 泉州通客户端


点赞(147)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