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的福州鼓岭
以草木繁盛,清凉宜人
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国的
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等来此生活
并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1900-1910年拍摄的鼓岭避暑地全景,可见鼓岭新教堂、万国公益社原址(保牧师别墅)等建筑,公共网球场此时尚未修筑(来源:林轶南收藏)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之际
东南网记者连线现居美国的“鼓岭人家”
包括当年飞虎队中尉穆霭仁的后人
加德纳的侄孙等人
给他们发去福州鼓岭及福州城
今昔对比的图片

鼓岭风景区(东南网资料图片)
他们看了图片
不禁为中国
尤其是福州这十年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
发出由衷的钦佩和赞叹
远在美国罗得岛州的鼓岭文化研究专家
福州荣誉市民穆言灵直说高兴、开心!
(点击图片查看H5)

穆家三代和福州鼓岭
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1940年左右,穆言灵的公公穆霭仁远涉重洋来到当时设在南平洋口的福州英华学校教书。二战时,他作为美国空军飞虎队中尉,重返福建支援中国抗战。
抗战胜利后,穆霭仁回到美国完成学业并结婚,1947年他带着妻子一起来到福州,夫妻俩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不久之后,儿子穆彼得在福州出生,他们还在鼓岭买了一套房子。穆彼得3个月大的时候,被带到鼓岭过夏天,住进宜夏村柱岗顶一座石砌房子,也就是加德纳一家当年住过的房子(现为加德纳故居)。
后来,穆蔼仁携妻儿回美国,但是却对福州念念不忘。
1948年,穆蔼仁一家在福建协和大学专家楼前合影
穆言灵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在福州鼓岭
像穆言灵一家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有加德纳家族
还有柯志仁家族、福益华家族
蒲天寿家族、柏龄威家族等
加德纳的侄孙李•加德纳的祖父和父亲都在福州出生。1987年,李•加德纳和父母曾一起到福州寻根,并在白塔下装了一罐泥土作为纪念。2012年,他跟随塔科马友城访问团来福州,参访了鼓岭。2018年,他专程从美国赶来福州,参加加德纳展览馆的开馆。
盖尔(前左一)一家和英(前左二)一家的合影
2014 年,盖尔和英的合影
进入新时代
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
沿江向海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鼓岭旧貌换新颜
成为网红打卡点
远在美国的“鼓岭人家”听闻
欣喜不已
“中国变化真的特别快,老百姓生活真幸福。过去火车还用蒸汽动力,现在的动车比美国还先进。”穆言灵说,中国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全面脱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很不容易,我很高兴”。
穆言灵说,她来福州有数十次,在福州的历史照片里,过去都是平地,现在高楼越来越多,交通发达完善,正建设成真正的国际化城市。福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惊人进步。“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来福州体验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并感受现代化的生活。福州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李·加德纳1987年第一次来中国,那时的福州马路上只能听到自行车的铃声,现在的福州车辆川流不息,白塔附近还建起大型商场,十分繁华。“三次中国之旅,都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很了不起。”李·加德纳说。
盖尔的记忆还停留在上世纪中叶,那时的中国很落后,这十年她多次回到福州,对中国发展的变化感到很惊讶,“有很多的摩天大楼,现代化的设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希望未来中国会继续改善,自己能回去看看。”
鼓岭邮局古井,井栏镌刻有“外国本地公众水井”
来源 | 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