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营啦!当他们遇见泉港,精彩碰撞→

12日,为期10天的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2023年暑期特训营”圆满结营,并于11日下午在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举行结营仪式。

结营仪式上,学生们畅谈创作构思、展映作品,21名学生分成4组进行答辩,展示这些天的培训成果。这些日子里,他们带上摄影器材,穿梭在泉港的大街小巷,通过视频,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作品展现着泉港的特色小吃、历史发展变迁、文化内涵。期间,评委们向学生颁发结业证书、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为泉港区融媒体中心颁发特训营导师聘书。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学生 郭子缘: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去盐场拍摄的时候,那是我们第一次去体验古法制盐是什么样的,不管是早上过去看到的朝阳或者是傍晚看到的晚霞,倒映在盐池上面,都非常漂亮,我被那边的美景所震撼。”

泉港的美景让人为之震撼,而热情好客的泉港人也让第一次来泉港实践的郭子缘倍感亲切。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学生 郭子缘:“我们在盐场也碰到了很多正在工作的叔叔阿姨,他们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对于第一次尝试人文题材拍摄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鼓励,让我感觉到泉港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




通过这次实践,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泉港的多元化,同时也让在福师大传播学院上学的泉港人重新定义了家乡,对于泉港,朱轩妤有了新的理解。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学生 朱轩妤:

“我是在泉港长大的,会比较了解泉港有哪些比较特色的地方,但是通过这几天的拍摄,看各个小组的作品,我觉得我之前可能理解的泉港文化都是在表层,通过这次的拍摄,我对泉港有了更加深层面的认识。”


据了解,这次实践活动的作品有《施厝扁担》、《跨越海峡,等待三年的团圆照》、《“浮粿说唱”太魔性,听一遍就上头!》、《粤语遇上布袋戏,Hola泉港看好戏》等8个作品,这些作品中有5个作品已经发表在央视新闻客户端、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海博TV等平台。其中关于布袋戏和北管内容的这两个作品分别在福建国际传播中心推特和脸书平台上发布,促进了文化的国际化交流与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浮粿说唱”的视频点击量最多,央视新闻转发了该作品以后,《“浮粿说唱”太魔性,听一遍就上头!》成为了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天TOP10的作品。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负责人 谭雪芳:

“泉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海丝文化都非常丰富。这次来,我们发挥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交媒体传播的特点,拍摄制作轻量化的短视频,我希望我们的作品能更多地为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当中的传播提供青春视角,我们也希望借助我们这次在海外传播的平台上发布,把我们泉港的传统文化带到国际友人的视野中去。”

【声明】本文为泉港区融媒体中心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赞(1107)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