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17时01分!

速看!

重要变化来了!


就在今日17时01分!

泉港正式进入“处暑”!

接下来将……

转眼8月末
暑气散,秋意浓
就在今天(23日)17时01分
我们将迎来
又一重要节气,
“处暑”节气!
此时节,
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了
正是“渐有新凉递好秋”

处暑
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
第14个节气
秋季的第2个节气


处暑,意为“出暑”,是由炎夏向秋凉转换的过渡期。民间有“立秋处暑天气凉”之说。处暑过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变化大,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起来,但是我们南方地区的人们还会经历一波“秋老虎”,高温天气常伴。


在我国北方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
已有多地开始
陆续体验秋天的感觉了!
↓↓↓


今后几天,北方气温还会下滑,西北、华北北部、东北多地最高气温会降到30℃以下,周末最高气温30℃线甚至会大幅南退至长江以南。

截至目前,大城市中,乌鲁木齐已经步入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呼和浩特、兰州等地也逐步开启入秋进程。


那么

泉港的天气会如何呢?


处暑至

关于这些你要知道!


处暑三侯






一候,鹰乃祭鸟


老鹰自此日起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二候,天地始肃


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习俗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处暑前后民间会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普度逝去的亲人魂灵。





处暑养生


处暑该如何做好养生呢?
处暑养生应重点防“秋燥”
保持身心愉悦


饮食重在滋阴


处暑时节,暑热和凉风交错,整体气候渐趋干燥。饮食上不要再多吃苦寒的食物来消暑,也不宜过食辛辣刺激加重肺燥。

养阴生津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助生津,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百合及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用银耳、百合、莲子等清热安神的食物煮汤喝。


少食辛辣

饮食五味中,“辣”是最上火的。少吃辣椒,胡椒、生蒜、大葱等辛辣燥热的食物,牛羊肉、带鱼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以及荔枝、菠萝、橘子、桂圆等热性水果。


处暑养生,润燥解乏


虽然盛夏余威仍在,湿热尚未消退,秋燥渐起,人体的阳气也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变为向内收敛。

解秋乏

整个夏季炎热的气候让人消耗了较多能量,到了处暑时节,人体开始休整。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黄帝内经》:“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
 
中午小憩,不但可以保持精力充沛,也是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进行调养的重要方法。

润秋燥

中医认为,秋主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身体在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处暑养生要注意补水。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2个简单的食疗方:


百合莲子汤
配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莲子冲洗干净,浸泡4小时,大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小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沙参百合老鸭汤

配料:北沙参、百合、麦冬各30克,老鸭肉500克,陈皮5克,生姜两片。

做法:以上食材洗净后一同入煲,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成小火煲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来源丨央视新闻、新华社等


点赞(1058)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