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好商量 微协商办大民生

“如何让盐田‘天空之境’也火出圈”“坝头溪共享电单车网点是否便于市民游览最佳美景”“本土方言传承怎么持续推进”……一段时间来,多个与提案相关、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摆到台面上。你一言,我一语,政协委员们与相关承办单位人员一道走进盐田、溪畔、校园,在商量、探讨的氛围中,一件件切乎产业发展、企业升级、文化保护、民生利益的大事要事渐渐理出答题思路。这是泉港区政协创新打造的“提案 微协商”活动——走进第一线,有事好商量,协力办好事,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重要讲话的有力践行。

有着“天空之境”美誉的山腰盐场,受到政协委员的持续关注,迈向文旅“新赛道”。

微协商


推动老盐场焕发“新盐值”


位于泉港区的山腰盐场已有220年历史。作为我省最大的食盐生产和出口基地,山腰盐场的产品被誉为福盐的“代表作”。然而,烈日暴晒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制盐作业,对年轻人普遍没有吸引力,发展也遇到了瓶颈。2021年,泉港区政协委员庄学煌提出《关于建设山腰盐场高级别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提案》。“我们过去一直是单一的产盐跟销盐,政协委员的提案,给我们提供了多元发展的金点子。”泉港区山腰盐场党委书记陈鸿荣告诉记者,老盐场大胆地开辟“新赛道”,围绕整合海盐历史、海盐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致力于打造综合文旅项目,全力提升“新盐值”。

政协委员与承办单位人员深入盐田一线,开展微协商活动。

而一处闲置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了全新的山腰盐场海洋科技文博园,用以展示“新盐值”。这里的盐雕工艺品、盐日化、盐建材等各种关于海盐的创新延展研究成果令人眼前一亮,工业遗产博物馆、海盐健康体验馆、创意产品展示馆等场馆,让公众认识到盐的多种可能。该园负责人黄明华笑容满面,“在各方协商推动下,经过两年半的探索与打造,项目逐步形成了规模。这过程中的一次次商量,不断完善着整个园区的基础建设思路”。

创新研发的盐雕系列产品

“当时,多位政协委员与区委宣传部、旅游局、教育局等单位人员深入盐场一线,就在现场微协商,提出问题,集思广益解决问题。”庄学煌说,2021年以来提出的文化创意点子,大多得到了落实,并且很多创意超出了预期。

主动点题


乡隅溪畔投放共享电单车


坝头溪,泉港人民的母亲河,流域总面积97平方公里,有一脉五区多景,是连接泉港区山、城、海的重要生态廊道。然而由于部分溪段地处偏僻,流域风景虽好,长期以来游人鲜至。

去年6月,泉港区政协组织开展《关于尽快科学规划设计坝头溪等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骑行游览路线的提案》点题微协商活动。区农水局、文体旅游局、城管局、自然资源局、大众公交有限公司等承办单位和政协委员们,沿着溪畔来回考察,怀揣群众最细微的体悟“从什么地点出发,到什么地点还车方便,游览路线怎么设计才能游览到最佳美景”,一路商量,反复论证网点路线的前期设计和安全设施、沿途景点开发,避免未经充分调研而失真,规避没有充分讨论而留下缺憾。最终,一条优化的赏景路线出炉了,沿线投放逾200台共享电单车,每隔200米就设一处还车点。

如今,偏居乡隅的溪畔,人们纷至沓来,节假日更是成了网红打卡地。斥出去的资金,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收益。

有商有量


“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商量,交换意见之意。协商,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三国时期的《易·兑》中首次出现“商,商量制裁之谓也”。商量、协商,体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在一次次微协商中,参与各方有商有量,有娓娓道来,耐心倾听,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当然不乏观点交锋。

“微协商不同于以往的开大会或大讨论,而是走到田野山间、生产车间等一线,走得越深入,商量得越多,思路越清晰,问题解决得越精准有效。”据泉港区政协提案委主任黄仁成介绍,2021年换届以来,区政协将“政协所能”与“群众所盼”紧密结合,创新打造“提案 微协商”品牌,把协商民主理念贯穿于提案的“提、审、交、办、督”全过程,该品牌也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全省政协提案工作先进典型案例的县(市、区)案例。

据悉,2021年以来,泉港区共有205位委员参加各批次视察调研活动,综合比对筛选出22件政协提案。其中,“九峰山公园建设”“持续推进本土方言传承”“加强共享空间监管”等提案,均通过微协商模式,政协委员与提案承办单位一道走,一起看,面对面商量,有效提高了提案落地见效的能见度与群众的获得感,实现从“民生之盼”到“民生之赞”的转变,对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卓有成效的注解。



点赞(23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