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爸妈,也为帮助更多人减轻病痛!”泉港女孩报考临床医学→

嘉慧正在提前学习大学英语

“我想学医,做临床研究,帮爸爸更好地康复,让妈妈的手不再那么疼,也对社会有贡献……”看到屏幕上595分(物理类)的高考成绩后,泉港一中学子林嘉慧学医的决心愈发坚定。5年前,她的父亲在厦门工作时突然中风倒下,家庭重担一下落到了原本在家照顾姐弟三人的母亲身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嘉慧不仅和姐姐、弟弟分担家务、照顾父亲,也在逆境中埋下学医的种子,经过刻苦学习,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如愿被南方医科大学录取。

遭遇变故

家人相互扶持撑起温暖港湾

嘉慧的父亲中风后需要定期做康复,家里还背上了债务,为了扛起家庭重担,母亲柯女士只能到工地上打工。高强度的劳作加上风吹日晒的工作环境,她很快就累得脱了相,但还是咬着牙干了好几年。如今她在一家纺织厂找到工作,每天从早晨8点干到晚上7点,一个人干的活能顶三个,但也落下了双手僵硬疼痛的毛病。“妈妈总说自己能挣钱,宁愿累点也不愿接受亲戚朋友的资助。”母亲的坚强被嘉慧看在眼里,她没有将心疼化为泪水,而是凝聚成深夜苦读时最坚定的动力。

坚韧是这个家庭的梁柱,温情是它的砖瓦,二者交织,便成了家中人最安稳的港湾:三姐弟主动分担家务,是日常的默契;亲戚们送来肉蛋奶,是朴素的守护,也保全了一个家庭的尊严;母亲学历有限,却目光长远,一句“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让孩子们得以安心冲刺学业。正是在这样的彼此托举中,嘉慧的姐姐和弟弟已各自在辽宁和湖南求学,很快嘉慧也将奔赴广东,开启她的大学圆梦之旅。

刻苦学习

用有限的条件书写无限未来

嘉慧的书桌前,总亮着一盏不肯轻易熄灭的灯。升入高中后,身边同学的优异曾让她倍感压力,从未上过补习班的她便以刻苦为笔,在晚自习结束后把习题带回宿舍,在孤灯下与题海为伴,用“笨办法”奋力划向知识的彼岸。高三冲刺阶段,为了更专注复习,她选择回家住,于是清晨6点的晨光成了她努力的起点,深夜12点的台灯则成了她梦想的航标,照亮了她心中那个清晰的梦想。

良师益友同样温暖了嘉慧的求学路。班主任张老师不仅关心她的学业,更心疼她背后的家庭重担,主动帮她申请了助学金和捐款奖励;学习上碰到困难时,周围同学总会热烈地互助讨论……点点滴滴的帮助与关怀,让她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进步。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嘉慧提到,她从小喜欢看书,妈妈还会定期带着姐弟三人到新华书店里,让他们一人选一本,她每次都挑文学书。不过自从家里发生变故后,家里的书柜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新书了。“但是没关系,好的书只看一次本来就是不够的,多看多读还能提高我的阅读能力,一举两得。”

心怀理想

立志学医回报家庭和社会

“希望能一口气读到博士,扎扎实实学好本领。”说起未来时,林嘉慧眼里有光。

学医的选择,源自于她对家人的心疼与体贴。为了帮父亲和母亲缓解工作疲劳,她从小就会主动给他们按摩肩膀;后来母亲因为长时间工作而常常手指僵硬疼痛,又舍不得去医院治疗,她便每天雷打不动地帮母亲抹药按摩。“看到爸爸卧病在床、妈妈忍痛工作的样子,我总是忍不住想,要是我能像医生一样给他们专业的治疗就好了。”嘉慧一直坚信,医学是能带给人们希望的力量,尽管这条路漫长且艰辛,但母亲坚韧要强的身影,早已教会她“执着”二字的分量。

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变故磨砺了她的意志,采访中嘉慧显得乐观而成熟,对家里的事情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高考结束后,她就找了一份家教的工作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也给自己攒点学费和生活费。未来,她想带着在校园里习得的知识与本领,在成为家人的“守护者”的同时,也成为解除病痛的“逆行者”,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点赞(110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