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布重要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9月23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是福建首部知识产权综合地方性法规

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发布会上

首先介绍了

《条例》的起草制定情况

↓↓↓



一、《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


  • 有利于全方位赋能发展。《条例》明确著作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各类知识产权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支持措施,助力福建各产业领域提升竞争力。


  • 有利于全流程规范管理。《条例》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管理等全流程作出全面规范,推动构建促进高效、保护有力、管理科学、服务优化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 有利于全链条保护创新。《条例》精准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上位法,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环节,推动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


二、《条例》的特色亮点


  • 突出激励创新创造。《条例》明确了多个方面激发创新创造的具体举措,如引导地方政府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人才等措施,激励创新主体积极研发关键核心技术。


  • 突出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庭建设,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机制。


  • 突出厘清各方职责。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推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系。


  • 突出体现福建特色。发挥福建全国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份优势,首次在全国以地方性立法形式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发布会上

还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


立法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条例》共7章55条,涵盖了知识产权促进转化、运用保护、服务管理及法律责任全链条、各环节。


主要突出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导向,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突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明确了各类知识产权的发展路径和支持措施;突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特别是解决新业态、新领域保护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知识产权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保护中心、快维中心;突出两岸融合发展,探索闽台知识产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等。


福建省司法厅将如何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纠纷化解?



加强法治宣传与引导。发布典型案例、举办法治讲座、做好新媒体推广等方式,提升全社会特别是创新主体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意识。


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在知识产权集聚区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维权、交易、融资等全链条法律服务。


加大纠纷化解力度。培养壮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员队伍,强化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双向沟通对接工作机制。


强化执法监督与协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工作落地。


《条例》在促进福建省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方面有哪些具体的细化措施?


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绿色环保、海洋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强化高价值专利的前瞻性布局与精准化培育。


支持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内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机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提升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


推动建立“权责清晰、奖酬合理、激励有效”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谁创新、谁受益”,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


福建省科技厅围绕落实《条例》,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出台《福建省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试行)》《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试行)》等政策措施,确定12所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


实施对高校院所在闽转化科技成果给予分段奖励等激励措施。提升技术转移转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高效率、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服务福建产业创新发展。2024年度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跃升至387亿元。


新设立院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持续推动福建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


福建在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鼓励支持民间文艺作品进行版权登记,设立民间文艺作品登记专门通道,为民间文艺作品提供确权帮助,提升其在市场中的价值转化能力。2024年全省作品登记达125万余件,居全国第二位。2025年泉州入库超500件民间文艺原生作品,登记约1.2万件民间文艺衍生作品。


福州、莆田、漳州、宁德、南平积极申报国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泉州代表福建参加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国家版权馆“版权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展示,福州、厦门、泉州、南平等地的民间文艺精品参加今年国家版权局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保护创新 共建未来——版权在中国”主题展。


福建法院如何通过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


健全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今年将增设或调整福州、泉州、漳州等地审理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第一审法院,预计上述三个地区将分别增加1个管辖知识产权案件基层法院。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制发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参与诉讼规则,成立省法院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库,首批聘请33名入库技术专家作为技术调查官库成员


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建设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建立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联动和协同保护工作机制。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海博TV 


点赞(94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