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南埔镇凤翔村的道路被一盏盏路灯点亮,整洁而明亮。2024年,凤翔村自筹资金80余万元,对村内主干道、学校周边的路灯实施亮化提升改造,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夜间出行条件,也为村庄增添了更多安全感。

走进凤翔村,道路两旁焕然一新。看着家门口陆续亮起的路灯,村民陈宗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以前没装路灯时,晚上路上很暗,大家进出都不方便。现在路灯装好了,整个村子亮堂多了,村容村貌也提升了。”

去年以来,凤翔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金花到任后,通过入户走访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并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路面亮化项目的可行性与实施难点。郑金花介绍:“2024年10月,经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凤翔村启动路面亮化工程。”随后,村两委成员利用节假日赴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拜访本村乡贤并争取更多支持资金,得到积极响应。

凤翔村人口超过7000人,居住密集,尤其是村主干道及铁路沿线区域,夜间出行安全隐患较为突出,实施路灯亮化刻不容缓。郑金花介绍:“项目是边筹资边建设。初期计划覆盖主干道、村部和小学周边,”而随着工程推进,各自然村乡贤也自发组织安装,现已实现主干道及文坂、埕头、二社、伍社等自然村亮化全覆盖。

据悉,该工程共安装路灯322盏,铺设电缆7200米,总投资80余万元,参与捐资达93人次。从“黑漆漆”到“亮堂堂”,这一变化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平安路,也点亮了学生放学回家的“暖心路”。

凤翔小学校长陈琼安回忆说:“早年雨天天黑,孩子们放学都得走一段没灯的路,学校一直很担心。”如今,现在路灯立起来了,孩子走路更安全,学校和家长也更放心。

近年来,凤翔村坚持党建引领,推广“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模式,推动“一村一品”田头寿面升级产品包装、拓宽销路,实现月销量5000斤,村财增收12.5万元。同时,筹集经费50余万元成立“凤翔村教育•公益基金会”,首批奖励学子69人次。接下来,凤翔村还将继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宣传推介本地文旅资源,探索打造“田野公园 火山公园 圆通寺”半日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作为“泉州市一村一品”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头寿面品牌影响力,将其推向全省乃至全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