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播:日前,我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泉港区涂岭红茶制作技艺入选在列,这也是泉港本批次唯一入选该名录的项目。




说起涂岭红茶,如今已有着150多年的历史。而说起涂岭红茶的制作技艺,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吴辉木。记者到他的茶山时,吴辉木正忙着烘焙茶叶。杂而不乱的烘培房内,吴辉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从倒茶进锅炉到升柴火,烘焙手法延续着古时人们烘焙红茶的技艺。


同期声:茶专农艺师 吴辉木“铁锅、炉条这些历史上都是传统的,现在很少人在用。我还是坚持百分之百在采用。因为传统的东西它有传统的韵味,传统的东西它有特殊的味道,传统的工艺才能达到这个品质。”



传统烘焙红茶工艺相较于现代烘培红茶工艺,更多考验的是制茶人的经验,吴辉木告诉我们,现代烘培红茶工艺,很多人都会选用电或液化,优点在于温度的可控性,而吴辉木坚持的传统烘焙红茶工艺则利用柴火,火的大小,温度的高低,全凭制茶人的经验。



同期声:茶专农艺师 吴辉木“这个几十年来一直这样,我刚当学徒的时候也会失误,经过几万次的实验,好的差的,品质优的劣的我们相互比较,从实践中我们才研究出一个最佳方案,把经验总结出来才有今天的省级非遗。”


其实,吴辉木在制茶过程中,每一道程序都遵循着古法制茶工艺。比如揉茶,揉茶主要是把红茶放在揉盘内,揉成条状,烘培时不易断裂。现代揉茶的过程通常都用钢制揉盘,进行机械化操作,而吴辉木则坚持用木制揉盘,人工操作。


同期声:茶专农艺师 吴辉木“这个用了十几年,你看这个木头这么厚,这个没有异味的木头,这个棱骨本来是1.5公分,现在剩下只有0.3毫米左右。消耗掉一公分,到现在十几年,磨得这个已经形成凹槽。”



坚持古法制茶,并非为了得到更丰厚的物质回报。吴辉木说,他的茶山如果用现代制茶工艺流程,一年可产茶两万斤以上,而用古法制茶,一年产茶不到八千斤。在他看来,利润不是他制茶的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茶的品质。在他几十年的制茶过程中,利用古法制茶工艺才能做出最好的红茶。如今,24项省级以上顶级红茶赛事获奖,以及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吴辉木坚守最大的褒奖。



同期声:茶专农艺师 吴辉木“我们主要还是把这个传统工艺做好,把茶叶品质做好,让人家见到涂岭红竖起大拇指,这是我们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