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这家企业“无人车间”亮眼了!说不定你家也在用他的产品!

  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粮食加工产业也在向绿色优质转型,更加注重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从而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福建省产业化龙头企业,福海粮油公司率先跑在行业前头,大力提高生产过程和生产装备水平、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三期生产项目——自动化车间现已全面投入使用。




  记者 钟观:“我身后这个就是企业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大家可以看到,七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行着,根据我们了解,以往两条生产线,包括吹瓶、贴标、灌装等主要生产环节,大概需要10个工人,而改造之后,两条生产线同样的生产流程却只需要3个人,在这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工人的身影,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无人车间’”。



  自动化、全部生产活动由计算机控制是“无人车间”的关键。2014年,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三期生产项目,占地95亩,设计年产中、小包装食用油等项目。其中自动化车间总投资1.6亿元,引进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检测设备、追溯设备、自动立体仓库等全套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全部采用电脑监控,工人不直接参与生产环节,所有工艺参数实现连续、可视、自动在线调节。


  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宇力:“从吹瓶到灌装到贴标签到压盖,全程都是自动化,我们人工大概降低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产能提升了一倍,每天加工能力大概是1800吨,全年年产大概是50万吨,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每年产值能有10%到20%的增长。”



  不断优化升级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最大竞争力,自动化车间的建成使用,大大带动了产能效率和产品稳定性的双提高。

  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宇力:“没改造之前都是靠人工,看盖子盖得严不严,会不会漏油,会不会漏标(签),以及里面会不会有其他的杂质等,现在新上的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来筛选,比如说油漏标了,标签漏贴了,标签不平整,这直接在生产线上就可以把它剔除出来。”


  坐落于肖厝港区的福海粮油公司,借助泉港区天然良港的优势不断“做大做强”,除了三期生产项目,还引进集团特种油脂加工和大米深加工等项目,推动大豆菜籽压榨、精炼厂技改以及面粉二期项目的落地建设,年加工小麦30多万吨,年产面粉约2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量30万吨,知名品牌包括“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蓝匙”等粮油产品。


  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宇力:“作为著名的爱国华侨所创建的企业,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跟随国家的发展在投资、在进步,我们会进一步提升加工能力、供应能力,同时作为龙头企业,我们会依托泉港的区位优势,带动一批下游的行业进入泉港,把这个产业集群做得更大。”

点赞(787)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