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9:40,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让新风吹去旧俗》为题,深度报道了泉州市移风易俗工作成效,同时以较大篇幅深入展示了泉港区的新风新貌。整个15分钟的节目,有关泉港区的报道有近4分钟。
陈明源是泉州市泉港区东张村村民,开拖拉机谋生,去年,他借贷了30万盖了个小楼自住,按习俗,应该大宴宾客,他就准备办30桌酒。但因为盖房子,陈明源本身就欠了很多钱,他还准备向人借钱,来办这个喜事。

听说了陈明源的事,村里的老人协会立刻赶来轮番劝说他简办或者不办,终于把他说动了,只请了八桌。

在福建泉州泉港区首届网络孝文化节,台上,几十位村民为自己的父母亲洗脚,不少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网络上,不少人指责这是作秀,可是,真正参与的人却不这么想。


东张村村民 陈龙伟:“像我小的时候,如果我爸爸能坐在那边,让我给他洗个脚多好,当时是这种心态。现在我有一个6岁的女儿,她看着我们用手机拍下来了,在微信上,她看了马上就讲,爸爸再给奶奶洗一下啊,女儿还经常提起这样子,所以孝顺真的是不能等。”

在浓厚的“孝”文化氛围的积极引导下,东张村每年都能评出40户“好儿女”、“好媳妇”、“好邻居”,家家户户不再比着大操大办丧事,而是比着在老人在世时尽孝。原来存在的“生时没人认,死后一大阵”这样的情况几乎看不见了,厚养薄葬蔚然成风。

界山镇党委副书记 刘婉娥:“经济好了之后,大家对这个孝的理解就有一些偏差了。他们就是想着说,好像生前没让老人家享受到很好的生活,那死后就给他风光大葬,好像就是孝了,在理解上出现了错误。我们就慢慢想办法去引导,去扭转这个观念。现在大家不会,平时他们对老人好不好、孝不孝顺,村民是看得到的,群众是都看得到的,所以大家不会对死后如何去操办老人家的丧事来指指点点、来说话,真正的风气是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