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第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名单,由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牵头的“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被列为我省第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进行试点建设,将为泉港建设绿色石化港口新城“升级版”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福建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由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牵头,联合福州大学石化学院、福建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上下游产业、科研院所、高校进行申报。该中心旨在增强我省高分子材料研发和加工创新能力,加快形成高分子材料制造业新型创新载体,进一步推动我省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以及产品的功能化、绿色化、环境友好化。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陈登龙:“这是研究院落户泉港五年的积累,我们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做了很多的工作,在省内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获批建设,不仅有益于整个福建省的高分子材料转型升级的技术的提升,对泉港区整个石化产业的建设,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从石化的下游产业进行延伸,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创新的支撑。”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我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快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陈登龙告诉记者,本次入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只有8个单位,该中心是泉港唯一的一家。中心能够落户泉港,与近年来泉港区委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创新平台建设分不开。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陈登龙:“研究院将和区政府和福建师范大学三方进行有效地协调,目的是想通过中心的建设,形成一个共享机制,集聚全国高分子材料的高端人才,聚集在泉港,形成人才的资源共享,同时,我们还要对这些协同创新的单位的科研装备,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样从人才、装备的角度,形成一种合力,对我们整个技术开发,提供人力和物力上的支撑,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突破行业的关键技术。”

据介绍,目前中心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成立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并通过走访国内相关高校的研发团队,为泉港乃至全省高分子行业的企业进行技术诊断,更好地推动制造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