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泉港基本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补齐教育短板的重要环节。在《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泉港就学前教育学位不足、入公办园难等短板提出了相应对策,坚持“两条腿”走路,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基本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




  新学期将至,近日,泉港区峰尾中心幼儿园开始报名,并将于9月份正式开学。这个占地3500平方米投入1000万元的幼儿园,将设置12个班级,每班可容纳30名学生,以满足周边村庄学前教育需求。这是泉港加大公办园建设的项目之一,而加大公办园建设,正是泉港解决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其中“一条腿”。

  在泉港,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之一。

  区教育局初教股负责人郑玉华:目前我们泉港区学前三年的入园率是96.5%,整个公办幼儿园的入园率占了23.96%,普惠性的学位占的比例是61.4%。整体上感觉学前教育这个短板,应该是公办学位不足,普惠性比例不够。 



  普惠性幼儿园是公益的、有质量的幼儿园,且其收费将不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如何解决当前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比例不足的问题,好让群众享受到满意的教育呢?泉港区教育局提出,坚持“两条腿”走路,通过加大公办园建设、实施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这两大举措,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基本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

  区教育局初教股负责人郑玉华:一个是加大公办园的建设,另外一个就是加大普惠性学位民办幼儿园的购买。通过进一步扩大公办教育资源,就是到2020年,我们规划建设23所公办园,增加一万个公办学位,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就是接下来政府投入,购买普惠性学位的民办幼儿园,这些民办幼儿园也是一万个学位,这‘两条腿’走路,来解决我们目前的整体普惠性学位不足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泉港将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配套一批、改造一批、购买一批、扶持一批等加大公办园建设,同时,加强民办幼儿园日常管理,建立定期会商制度,解决无证民办园消防问题,健全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机制,实行民办幼儿园师资准入机制等,规范管理,促进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区教育局初教股负责人郑玉华:这样发展下去,到2020年,我们整个泉港区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将会达到98%,也就是将有25480个的孩子在幼儿园,而且是在普惠性的幼儿园入园。这普惠性幼儿园代表怎样一个概念,就是所有的孩子入民办园和公办园,同级同类的价格都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们泉港区在整个泉州市,也是我们福建省,我们首先提出这个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



点赞(61)
返回
顶部